发布时间:2025-10-17 11:24:17    次浏览
新华网北京4月7日电风来了,想不动都不行。一年前的此时,沪指还在2000点附近苦苦挣扎。仅仅一年时间,这个中国A股市场的代表性指数已经直奔4000点而去。在为股市喜人表现而雀跃的同时,人们不禁担忧:这样的上涨可持续吗?中国经济基本面能支撑吗?会不会有一个“530”式暴跌等在前方路上?股市上涨有其必然性交易中的2327只股票,仅有33只下跌,这意味着:一季度几乎所有股票都在上涨;涨幅超过10%的股票近2000家,这意味着:随便买一只股票放着不动,一季度都可以赚10%以上;涨幅超过100%的股票有235只,这意味着:10%的股票能够一季度创造翻番的收益;……这样一组在微信圈流传的统计数据把今年一季度股市的红火形象地描述了出来。今年以来,尽管人们对经济基本面仍不够乐观,但A股市场却走出了一波强势行情。截至7日收盘,沪指年内上涨超过22%,中小板指数涨幅逾57%,创业板指数上涨更是超过70%。毫无疑问,货币政策微调的预期以及连续降息降准释放出的流动性是本轮股市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去年11月份宣布降息之后,央行今年一季度已经降息降准各一次。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很多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趋利的资金总是往预期收益更高的地方去。资金供给加大,股票价格必然水涨船高。那么,当前的股市上涨是否仅仅是资金推动呢?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当前,长期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在下降,金融系统和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下降,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这对市场形成很大的刺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项改革举措层出不穷,股市投资热点不断。从“一带一路”到“中国制造2025”,从军民融合到国企改革,从环保到金融,相关板块的股票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所言,近期股市上涨,是市场对经济增长“托底”、金融风险可控的认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下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改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牛市前景如何沪指以几乎未做调整的步伐一路奔向4000点,而企业业绩却没有明显改善,市场估值高企。截至4月7日收盘,上证综指的平均市盈率为17倍,中小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48倍,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更是高达90倍。这样的高估值是否意味着市场回调在即?牛市是否已经见顶?高善文更是直接抛出一个问题:“即便蓝筹股估值也不那么便宜,在这个条件下,我们是否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熊市?” 由于估值问题导致的熊市什么情况下会发生?高善文认为,总结中国历史经验,一个超越市场预期的熊市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货币政策紧缩。单边的熊市都发生在货币政策紧缩背景下,货币政策紧缩打击了市场估值,并通过经济基本面恶化打击企业盈利,从而形成双杀局面。“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以历史经验为参照话,即便在短期之内基本面、盈利面恶化,货币政策总体上也是支持的,而且整个长期的前景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很可能不会出现迫在眉睫的熊市。”高善文说。在一些私募人士看来,这轮牛市始于2013年,第一阶段是制度性的红利,第二阶段是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性红利阶段,第三阶段尚未到来。让牛市走得更稳尽管当前乐观情绪占到上风,但是面对缺乏业绩支撑的高估值,人们总是心存不安。多位投资界人士认为,在当前资金不断涌入的背景下,估值合理的公司比较乐观,但过于高估的板块存在较大风险,股市最终能否稳住还有待经济基本面得到切实改善。回顾上一轮牛市,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股市迎来了难得的牛市行情。然而,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一种狂热的情绪在股民间蔓延,直到2007年11月,一场跳水式的“崩盘”在所难免地发生了。这一切说明:如果没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基本面支撑,仅靠投资者狂热吹出的泡泡终归要破灭。证监会也数次提醒投资者说,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较高、杠杆资金较为活跃的情况下,投资者仍然需要注意市场风险,不要有所谓“宁可买错不能错过”的想法,更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的言论所误导。早在去年8月底,新华社就曾发文指出:“无论是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还是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相较于指数持续上涨的大牛市而言,更需要的是具有坚实基础的 有质量的牛市 。”如今,这一观点仍然成立。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今年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尤需股票市场提供有力支持,维护股市稳定运行十分关键。多位专家指出,当前,监管层应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引入相对稳定的长期资本,夯实股市基础,呵护市场信心。在牛市中,一方面,要把新股发行的权利交还市场,让资金通过股市流入实体经济的通道更加顺畅,这既可以改善股市供求关系,又可以为经济注入动力;另一方面,要做好股市“公平、公正、公开”的守护者,让投资者对股市的长期健康运行充满信心。风来了,想不动都不行。一年前的此时,沪指还在2000点附近苦苦挣扎。仅仅一年时间,这个中国A股市场的代表性指数已经直奔4000点而去。在为股市喜人表现而雀跃的同时,人们不禁担忧:这样的上涨可持续吗?中国经济基本面能支撑吗?会不会有一个'530'式暴跌等在前方路上?股市上涨有其必然性交易中的2327只股票,仅有33只下跌,这意味着:一季度几乎所有股票都在上涨;涨幅超过10%的股票近2000家,这意味着:随便买一只股票放着不动,一季度都可以赚10%以上;涨幅超过100%的股票有235只,这意味着:10%的股票能够一季度创造翻番的收益;……这样一组在微信圈流传的统计数据把今年一季度股市的红火形象地描述了出来。今年以来,尽管人们对经济基本面仍不够乐观,但A股市场却走出了一波强势行情。截至7日收盘,沪指年内上涨超过22%,中小板指数涨幅逾57%,创业板指数上涨更是超过70%。毫无疑问,货币政策微调的预期以及连续降息降准释放出的流动性是本轮股市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去年11月份宣布降息之后,央行今年一季度已经降息降准各一次。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很多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趋利的资金总是往预期收益更高的地方去。资金供给加大,股票价格必然水涨船高。那么,当前的股市上涨是否仅仅是资金推动呢?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当前,长期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在下降,金融系统和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下降,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这对市场形成很大的刺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项改革举措层出不穷,股市投资热点不断。从'一带一路'到'中国制造2025',从军民融合到国企改革,从环保到金融,相关板块的股票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所言,近期股市上涨,是市场对经济增长'托底'、金融风险可控的认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下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改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牛市前景如何沪指以几乎未做调整的步伐一路奔向4000点,而企业业绩却没有明显改善,市场估值高企。截至4月7日收盘,上证综指的平均市盈率为17倍,中小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48倍,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更是高达90倍。这样的高估值是否意味着市场回调在即?牛市是否已经见顶?高善文更是直接抛出一个问题:'即便蓝筹股估值也不那么便宜,在这个条件下,我们是否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熊市?'由于估值问题导致的熊市什么情况下会发生?高善文认为,总结中国历史经验,一个超越市场预期的熊市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货币政策紧缩。单边的熊市都发生在货币政策紧缩背景下,货币政策紧缩打击了市场估值,并通过经济基本面恶化打击企业盈利,从而形成双杀局面。'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以历史经验为参照话,即便在短期之内基本面、盈利面恶化,货币政策总体上也是支持的,而且整个长期的前景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很可能不会出现迫在眉睫的熊市。'高善文说。在一些私募基金人士看来,这轮牛市始于2013年,第一阶段是制度性的红利,第二阶段是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性红利阶段,第三阶段尚未到来。让牛市走得更稳尽管当前乐观情绪占到上风,但是面对缺乏业绩支撑的高估值,人们总是心存不安。多位投资界人士认为,在当前资金不断涌入的背景下,估值合理的公司比较乐观,但过于高估的板块存在较大风险,股市最终能否稳住还有待经济基本面得到切实改善。回顾上一轮牛市,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股市迎来了难得的牛市行情。然而,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一种狂热的情绪在股民间蔓延,直到2007年11月,一场跳水式的'崩盘'在所难免地发生了。这一切说明:如果没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基本面支撑,仅靠投资者狂热吹出的泡泡终归要破灭。证监会也数次提醒投资者说,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较高、杠杆资金较为活跃的情况下,投资者仍然需要注意市场风险,不要有所谓'宁可买错不能错过'的想法,更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的言论所误导。早在去年8月底,新华社就曾发文指出:'无论是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还是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相较于指数持续上涨的大牛市而言,更需要的是具有坚实基础的'有质量的牛市'。'如今,这一观点仍然成立。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今年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尤需股票市场提供有力支持,维护股市稳定运行十分关键。多位专家指出,当前,监管层应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引入相对稳定的长期资本,夯实股市基础,呵护市场信心。在牛市中,一方面,要把新股发行的权利交还市场,让资金通过股市流入实体经济的通道更加顺畅,这既可以改善股市供求关系,又可以为经济注入动力;另一方面,要做好股市'公平、公正、公开'的守护者,让投资者对股市的长期健康运行充满信心。快讯:沪指震荡翻红涨0.22% 券商表现强势大盘继续“任性”地涨,4000点关口已“咫尺之遥”。对于市场未来走势将何去何从,机构心里似乎也没底,国信证券最新的观点指出“放弃预测点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多家机构尽管连续提示创业板短期的风险,但普遍认为大盘 已经进入春天“燥热”期,正在加速冲高。大/市/风/向春天里的“燥热”展望今春以来的行情 ,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认为,“大盘可能惯性加速冲高,密切关注增量资金动能的边际变化。”对于大盘有望继续加速冲高,该机构认为,“4月政策利多。短期增量资金加速流入,A股赚钱效应明显;近期政策组合拳利好不断,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落地属火上浇油,存量财富加速向股市再配置。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落地,显示政府盘活存量的决心,显著利多银行股。”但对于创业板,该机构表示虽然长期看好,但加速上涨之后的短期波动将加大,“提防4月中旬前后创业板构筑上半年顶部的风险,建议降低相关的融资杠杆。新股发行强度、注册制推出时点低于预期,创业板近期加速上涨,但大幅上涨后,短期波动风险加大,值得警惕。”华创证券中小盘组也详析了近期A股泡沫中的风格转换。该机构认为,随着过往2~4周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主线加速上涨,“到了考虑阶段风格转换的时候了”。回顾2005~2007年行情,市场曾呈现出明显的风格切换行情。市场风格切换,根本原因是不断入场的新增资金作何选择(因为场内存量资金已经满仓)。近期,随着牛市财富效应的进一步发酵,公募新募资金规模开始向2007年大牛市级别靠拢,这一趋势有继续扩大的可能。站在机构的角度考虑如何建仓,将是决定未来1~2个月短期获取较佳回报的直接原因。面对当下的市场,其实答案很明显,回归券商 +地产+银行。以券商为例,一线龙头考虑两融恢复后的年化动态PE在20倍附近,在牛市周期里,20~30倍PE的券商股可以说都在合理范围内。因此首选券商股:次新券商东兴证券 +东方证券 +国信证券;次选地产:深圳+厦门地产。次选银行:具备“互联网++”属性的兴业银行 .成长股方面,华创认为主线科技股不变。因为这轮牛市的主线就是科技股,即“互联网+”基因。对于核心品种,即主线“互联网+基因”方向上不是纯讲故事的品种,一定要保留底仓,最多只能兑现部分利润。而对于非核心品种,即主线“互联网+基因”方向上单纯讲故事的品种,以及非科技股主线上估值过高的小股票 ,一定要开始兑现利润。市场关注度:驱动周期:中长期重点关注:风格转换行/业/热/点农垦业迎来改革新曙光农垦是我国在特定时期的企业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农垦发展负担过重问题凸显:1。政企关系混淆,农垦企业社会负担重;2。市场化运行落后,遏制农垦经营效率;3。管理体制缺陷,造成部分农垦企业亏损严重。随着新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垦改革的指引,农垦改革将加速进行,市场化将引入新型土地盈利模式。本轮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农场企业的市场化进程,给农垦土地带来新的盈利模式。未来主要方向有:1。盘活土地资产,土地确权后进行土地流转;2。提升土地价值,采取土地众筹等新模式运营土地;3。提升亩产价值,种植高附加值的有机作物和种子扩繁。在改革预期出台背景下,看好两类公司,一类是现有农垦系统的龙头,且集团耕地资产丰富,未来公司有股权多元化改革可能,建议重点关注北大荒 ;另一类是依托央企背景和农垦历史资源,在未来改革中有能力参与土地资源整合的企业,重点关注农发种业 .重点关注:农业政策陶瓷有望成为第三大后盖材料目前,主流的智能机身材料包括塑料和金属。塑料外观件(聚碳酸酯)易给人一种“廉价”感,金属后盖加工成本较高,着色难且易产生信号屏蔽。苹果在其即将上市的Watch中使用陶瓷作为后盖。在苹果的示范效应下,氧化锆陶瓷有望成为继塑料、金属之后的第三大后盖材料。此外,陶瓷具备耐磨、亲肤、气密性好以及电磁屏蔽小等优点,适合用在可穿戴设备之上。国信证券预计到2019年,手机用陶瓷后盖平均成本约为100元;腕式可穿戴设备为70元左右。估算届时陶瓷外观件的潜在市场空间将达到430亿元左右。该机构认为具备产研一体化能力的优质企业业绩弹性最大,推荐的标的依次为:三环集团 :我国电子陶瓷龙头企业,具备产研一体化能力。氧化锆陶瓷后盖是公司今年重点关注的新品之一,目前已与多家手机厂商接触,今年有望小批量供货,未来市场一旦启动,公司有能力快速上量。顺络电子 :旗下参股公司东莞信柏(参股比例26%)独家供货华为 P7,即将上市的P8也是信柏供货。随着陶瓷后盖需求量上升,信柏年内将会启动增资扩产,顺络电子有望借机提高控股权。重点关注:陶瓷的应用深圳私募界向来不缺少传奇出现。一季度,一个成立两个月的私募产品累计收益高达99.9%,私募人士如何创出如此高的收益,二季度又有哪些投资机会?近日,深圳中金投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培峰做客证券时报网社区,与投资者一道分享自己的观点。持续上涨7~8年涨势如虹的牛市会持续多久?张培峰认为,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正在对外扩张,势必带动经济的增长,从这个角度分析,A股还能涨7~8年。指数创下历史新高,拿下上次高点6124点肯定没问题。张培峰同时表示,“如果出现调整,可能就是买入的好时机。”他认为,A股走牛超过半年,现在已有大量的获利盘,获利回吐是正常现象。再一个就是投资者心理的变化,大市上升过程中,每到一个技术高点,都是对投资者心理的一个考验,不论是出于防御还是恐惧,资金暂时撤出都是合理的,集中表现可能就是股价的回调。“如果短期4000点的目标被突破了,沪指回调个200点~300点都是正常的,现在的仓位应该谨慎,但是回调就是加仓好时点。”张培峰表示。创业板屡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迭创新高,其估值一直被市场质疑,创业板何去何从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张培峰认为,现在创业板遍地开花的上涨形势持续性不会很好,经过这波凌厉上涨之后可能会出现调整。但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将催生众多创新型公司,持续激发市场的活力。张培峰认为,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虽然创业板可能出现回调,但是指数屡创历史新高的趋势未变。张培峰还表示,投资者要暂时避开二级市场上涨过多的公司,因为投资者很容易追在调整来临之前的最高位,与此同时,投资者可以寻找那些还在相对低位整理的公司,一旦市场爆发,量价配合,可果断介入。二季度关注五个方向关于二季度投资方向,张培峰表示,投资者可适当布局五个方向,一是金融板块的银行、券商股。二是低市盈率的二线蓝筹股。三是具有技术壁垒的医药公司。四是沪港通标的。五是受益国企改革的相关公司。在操作层面上,张培峰认为,在交易中通过长短期结合,轮动操作,不断的降低整体持仓成本,最终可以取得丰厚的利润。“战略是长期看好某个板块,从而在这个板块里面寻找出绩优股,与之相对应的是长线投资。战术则是市场中会不断出现热点题材,热点题材对应的就是短线投资。”张培峰进一步解释。